Mooool摄影访谈专辑系列,将聚焦景观摄影行业,分享优秀的摄影团队,这期mooool专辑带来的是大拙建筑空间摄影工作室专访,欢迎更多优秀的摄影师跟我们分享经验和想法!

主编:陈科君
执行编辑:王兰芳

 

Plainness大拙 –   建筑空间摄影

李伟,大拙建筑空间摄影创始人,喜欢电影、音乐和人文纪实摄影,现居杭州。2017年,他的摄影作品《公望美术馆》荣获IPA国际摄影奖中国大奖赛建筑类金奖、法国巴黎PX3摄影大赛建筑类荣誉奖。在此之前,非建筑景观科班出身的他曾就职于一家日本影像器材公司,这位“转型”摄影师是如何在众多专业摄影人士中脱颖而出的?本期专访将和您一起了解李伟的影像世界。

 

大拙建筑空间摄影创始人,李伟

 

获奖作品《公望美术馆》/ 王澍设计作品

 

 

专访内容:

Q:可以介绍一下你的转型经历吗?

A:我在从事建筑景观摄影之前,在一家日本影像器材公司工作多年,一直喜爱人文纪实摄影,通过这段工作经历,积累了摄影器材和摄影技术的经验,同时也认识了一些摄影圈和设计师朋友。2016年通过景观设计师朋友的介绍,我了解到景观摄影这个全新的职业,源于内心对于摄影的坚持,一直想找到自己喜爱的职业方向,于是毅然选择了全职从事建筑景观摄影。

 

Q:为什么会给工作室起名“大拙”,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A:最初给工作室起名确实想了很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台湾艺术家林丽珍老师的作品《花神祭》,了解到这个叫做“无垢”的舞蹈剧场,也被“无垢”的英文Plainness深深感染。我对于摄影工作室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朴实、平和、真诚的影像,来传达物与人、物与空间、物与自然的情感,这和“无垢”的风格有一些相似之处。之后,我就是沿着这条脉络最终找到了“大拙”。

 

▼工作室部分项目展示(点击阅读更多)

 

 

Q:是什么契机让您开始了摄影拍摄工作,你被委托拍摄的第一个完整项目是?

A:我第一个完整呈现的景观作品是“西溪.新荣记”,这是一组融合日式和中式设计元素的江南庭院餐厅作品。设计师给了我宽松的创作自由度,拍摄前期我去项目现场踩点,了解项目的建筑尺度、景观秩序、周边环境、场景体验等,并且查阅了与日式庭院相关的资料。拍摄过程中,为了表达庭院挡墙和竹篱围合的空间尺度,我希望机位能够略高于人视角度慢慢延伸,但是限于餐厅的楼层封闭,且周围没有合适的攀登高位,于是就问餐厅工作人员借来了人字梯,直接带着梯子完成了一些特殊角度的拍摄。在画面内容上,我希望突出庭院景观与人的互动性和带入感,所以很多时候都采用自然地抓拍,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都是在现场随机出现的,没有事先刻意地安排和营造,在抓拍的时机上也是转瞬即逝,需要有一定的摄影预见性。除此之外,画面的整体风格也会事先构架,这组作品我想表达侘寂美学中的简约、克制和朴素的情感,所以在构图上我尽量简洁内敛,影调上体现素雅静谧的氛围,冷静地捕捉场所的细节元素和光影更替,提炼和感受作品中最美的部分。

 

▼西溪 · 新荣记 / 绿城爱境景观(点击阅读更多)

 

Q:在你的从业经历中没有从事过设计行业的工作,在拍摄的过程中,你是如何解读这些被委托的设计作品?

A:我觉得美学有一定的相通性。安塞尔.亚当斯曾经说过,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作为一位职业摄影师,除了自身的审美外,很重要的是责任感,也许每个摄影师擅长的风格都不一样,无论主观还是客观,我觉得都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拍摄前我会与设计师充分沟通,通过文案、效果图、施工图以及现场照片等尽量多了解项目,在项目现场考察也很重要,这个过程可以在脑海中预设一些需要的场景和角度。拍摄时尽量多思考一下再按下快门,每件设计作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需要摄影师尽量从不同的角度、方位、光影和空间上,表达作品的气息和纹理。我比较注重拍摄时按下快门的“决定性瞬间”,尊重项目现场的还原度,不喜欢在后期刻意去改造和美化真实的场景,在拍摄时可以多关注项目与人的联结和感受,希望在最终定格的画面里能够体现出生动的叙事性。

 

Q:在从事专业摄影的经历中,有哪些项目让你印象深刻?

A:泉州的沉洲公园和汀洲公园这个项目,我觉得很有感触。这是EADG泛亚国际的作品,属于城市湿地公园改造项目,针对此类体量大、节点分布广以及地势起伏的项目,会尽量采用航拍的视角来还原现场,拍摄前打印好地形图并标注拍摄脚本。在拍摄期间,由于这个项目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整个公园只有在清晨和傍晚会有一些晨练的人,而我的风格设定是希望体现项目与人的亲密、互动和体验,记录人们融入自然的日常生活画面。这个项目给我的感受是摄影需要围绕主体展开,切勿本末倒置,需要抓住拍摄主体的特质,传达画面的情感和温度。

 

▼沉洲公园和汀洲公园 / EADG 泛亚国际

 

Q:您认为摄影作品对于项目本身的意义是什么?

A:我觉得建筑景观摄影是一份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我对这个职业的理解,一方面是协助设计师进行二次创作,或者说协助设计师去优化还没有完成的工作。特别是景观摄影中,场景和节点很繁杂,设计和施工中难免会有不足和缺憾,这就需要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去提炼,好的摄影师是会给项目作品加分的,这也是二次创作的意义吧。另一方面是可以借助当下的全球化网络载体,迅速、便捷、高效地分享设计师的作品,不论地域、时差、文化和场所。照片就如同绘画和音乐,是一种全人类息息相通的语言。意大利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这样描述摄影:摄影是用光、影、动、色来描绘故事,作为一种语言用她独有的词藻和无垠可能,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Q:您认为您的摄影风格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特质?

A:我觉得摄影师可以有自己的一种独立的摄影风格,我也在坚持和探索物与人情景化的纪实风格。好的摄影作品是能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项目本身的气质、肌理和情感,会有一定的叙事留白,在照片中能够带有摄影师个人的辨识度。当然,把这个理念输出到一个项目或许不难,但是要长久地保留和体现在作品中,确实非常难。

 

▼中国美院民俗艺术博物馆 / 隈研吾(点击阅读更多)

 

Q:你们拍摄流程大致是怎样的?完成整个工作大概耗费多长时间(从筹备到交付)?

A:拍摄流程在上述访谈内容中已经基本成型了,我想总结一下,就是拍摄前与设计师尽量充分沟通,做好拍摄前的准备,拍摄时在完成设计师倾心的角度以及常规角度外,多思考和提炼作品的二次创作,找到项目现场能够让自己兴奋和感动的节点。项目拍摄和完成的周期,主要还是由项目不同的体量、特质、环境等因素决定。

 

Q:您如何看待国内景观摄影这一新兴行业?

A:景观设计和摄影艺术都有一些共同点,就是如何通过创作的过程来创造和谐,最终在作品中体现人与物、人与空间、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景观摄影职业的形成总有一定的环境因素,有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我们自身也在不断地学习、摸索和成长。我很庆幸能亲历与这个行业一起成长的过程,我们学习和收获了很多经验和建议。

 

▼中海·寰宇天下 / ASPECT Studios (点击阅读更多)

 

随机提问:

Q:您如何看待景观行业目前的发展形势?

A:我仅从一位景观摄影师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吧。国内景观行业虽然较国外起步晚一些,但是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从我们拍摄的项目类型上也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原先以传统的示范区、住宅区景观项目为主,慢慢转向更加多元化的设计作品,比如城市改造、公园湿地、公共空间、自然景观等,这也反映了景观空间的延伸度越来越广,景观设计更多从人文、建筑、地理、环境、植被、气候和水文等方面考量,回归到人与环境永续的主题。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周围的环境,景观设计也是追求人与自然在景观空间中的和谐共存。

 

Q:您对国外的摄影师是否有了解?您认为摄影作品是否存在国际化的差异,大家对摄影作品的审美有什么不同?

A:我喜爱的建筑领域的摄影师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建筑摄影方面最早关注的是荷兰的建筑摄影师Iwan Baan,我还收藏了他的《52 Weeks,52 Cities》的画册。另外还有美国的建筑摄影师Bruce Damonte,葡萄牙的建筑摄影师Fernando Guerra,法国的室内摄影师Matthieu Salvaing,都是我喜欢的行业导师。国内的建筑摄影师姚力老师也是我很敬重的,从这些老师的摄影作品中,能够学习很多专业的摄影知识。摄影作品和审美是否存在国际化差异,我的理解是审美主要源于不同的文化,每一种文化的审美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比如前一段时间流行过的莫兰迪色调,其实在我国宫廷建筑、装饰绘画和文物饰品中早有运用,属于中国美学的传统色系,而国外也很推崇这种色调,这就是各种文化差异下达成的审美共识,这也是我们一直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Q:对于行业内外的摄影爱好者,你有哪些学习建议?

A: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一路走来的体会,不论是业余还是职业摄影师,都需要不断学习,不仅是对建筑学、景观学等专业领域的了解,最好也能延伸到更多相关领域。我除了摄影外,业余时间也喜欢看电影,我觉得从很多电影里能学习到构图、影调、剪辑、音效、布光和机位等很多专业知识,我喜欢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努里·比格·锡兰等,他们本身也都是摄影师,他们的作品中融入独特的个人化影像风格。另外,还有李屏宾、艾曼努尔.卢贝兹基、罗杰·狄金斯等这些电影摄影师前辈,他们的作品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另一方面,很多国内外专业媒体、杂志、网站,也是我们学习的路径,比如Dezeen、Landzine、Architizer、Wallpaper、Dwell等。

 

 

更多 Read more about: 大拙建筑空间摄影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