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路上,有哪些公司在不同时空与我们同行,他们是缘何而作?奉行什么理念?mooool推出<企业报道>,呈现团队及项目背后的故事与思考,留与读者各自采撷。第三期为大家带来的是: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

总策划:陈科君
编辑:Maggie
审校:Via Wang


 

 

上海亦境 是一支跨学科的设计团队,成员包括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规划师、古建筑设计师、风景园林学者、古典园林学者、历史人文学者等。由王云教授于2008年创立,当时正值中国城市化进程高峰,有很多空白领域亟待发展,也催生了以房地产为主的商业类景观,集中服务于一定阶级的商业购房群体。作为高校的专业老师,他看待行业的视角不太一样,加上自己对专业的认识,认为景观应是服务于所有公众的,企业、学科、行业应紧密结合为整体去发展,因此决定带领自己的团队,产学研用,结合学校的资源,做一些有一定探索和创新意义的项目和设计。

 

一支跨学科的研究设计团队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design team

 

 

创始人的景观思维

王云教授于1999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担任教师至今,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反思,对于行业发展、景观本质及当前现状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传承不等于复古,景观一定要走出感性时代,迈向理性,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综合>
“一直以来,我的心灵深处,始终追求着一种江南韵味,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生产景观造就的人居环境,衍生的古典园林,是渗透进我们血液里的东西,但从行业发展来讲,风景园林一定要走出感性时代,迈向理性景观,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综合。就好像邻国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一样,革新技术工艺,让现代外观下,依然能保有清晰的传统东方文化内核。中国的园林也要传承古典精髓,但传承不等于复古,我们要在现代居民需求的基础上,赋以传统文化精神,同时辅以现代工艺技术,给世界贡献中国风景园林样本。”

<景观的本质是处理人与空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多维度关系>
“景观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学科,它解决人地关系,要面对人、社会、环境、生态等。其核心是在特定的范围里处理人与空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多维度关系。设计始终强调多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水系、植物等自然与人工要素的融合。设计师要做的是寻找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去平衡所有元素,它比建筑的要求更高、更复杂。所以好的景观设计师,应该是像哲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科学家一样去推演推理,同时像艺术家一样去执著。

但往往我们在处理人与空间的关系的时候,不如建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不如生态学,处理人和社会关系的时候,不如管理学。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不停的去学习思考:”从‘生态与设计、社会与设计、数字与设计’等层面去定位景观的发展方向,归根结底是要形成大的设计理念,应用现代技术与工艺,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才能推动景观的时代发展。”

<景观设计师要有责任与情怀,推进社会正义与公平性>
“景观是很苦的行业,如果是简单的为了谋生与挣钱,大多会选择金融等行业。景观设计师更多的是要有责任与关怀,有价值追求。景观作品一定是具有公共性的。如果一味地为了吸引年轻人打卡自拍,打造网红产品而获得短期效益,那么,它针对老年人和小孩的公平性就没了,我们的城市生活也就没了。

景观的好坏与否,一定来自于周边社区的大众使用满意度与评价。美丽乡村建设更是如此,如果把城市里面所谓的时髦时尚,生硬的嫁接到农村去,东西做完了,我们的烟火气也就没了,本地人并不满意,只是拍照好看,必然造成烂尾结果。

所以说,景观设计师是一种责任,我们时常要叩问自己的心灵,设计到底为谁而做?我们应有正确的设计三观,即本体观、文化观、环境观。回归设计本意,做有生命力、有价值的作品。”

 

王云 Yun Wang

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创始人
Professor, Doctoral supervisor,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hool of Desig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ounder of Shanghai Edging A&LA CO., Ltd

 

 

 

企业理念

亦境团队一直秉持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朴素真理,坚守景观的本质内核,跨界融合实现技术创新,通过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综合多学科知识,加强设计的科学性与理性,让生态学不只停留在理念层面,真正把生态技术,社会学的调查研究结果,应用到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修复、文化旅游中去。

对于现代城区公共空间,聚焦“多样性、聚集性、稳定性、关注度”4个维度,根据现代城市居民需求,引入了“共治、共建”的社区创新治理理念,建设“为人所用”的空间。到目前为止,他们的项目作品已荣获国内外设计奖达70余项,包括BALI、IFLA等多个国际重要奖项。

 

▽具产学研为一体的企业环境

 

 

部分奖项

项目获奖70余项,其中IFLA亚太国际设计奖10项,英国BALI国际设计奖2项,国内一等奖6项、二等奖17项。代表性项目:
IFLA亚太区风景园林(IFLA Asia-Pac Awards)卓越奖6项

•• 三代人的记忆花园——上海松江“人乐”社区公园更新设计
• 中国公铁并行交通绿廊复合利用模式探索——溧阳生态森林走廊规划
• 江南运河的咽喉——镇江古运河中段景观提升设计
• 记忆·融合·共生——上海黄浦江洋泾、中栈、耀华公园设计
• 打开石匣,绽放人间香巴拉——扎尕那生态旅游养生特色小镇
• 从绿带到绿色项链——上海外环林带植物群落评估与更新研究

BALI国际项目奖2项
•• 上海醉白池公园更新设计
• 上海交通大学蔷薇园景观设计

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6项
• “昆小薇”——隐园、耘圃、稚趣街角口袋公园设计
• 通往瓦屋山的幸福之路——溧阳市乡村旅游公路选线与驿站设计
• 张家港大新镇新湖(公园)景观设计
• 丹阳普善新九曲河风光带及配套服务设施景观设计
• 昆山市夏驾河“水之韵”城市休闲文化公园
• 太仓同觉寺扩建工程

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践行动优秀案例1项
• 张家港湾生态整治工程景观设计

 

 

 

实践代表作品

Ο稚趣街角:“昆小薇”之昆山市柏庐中路-东塘街界面更新设计

<“稚趣街角”是上海亦境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在昆山老城区微更新计划中完成的其中一个街角项目,面向快速城镇化带来的“老城区城市文化记忆淡化、公共空间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昆山市政府启动了【昆小薇·共享鹿城】景观更新行动计划,以“共建共享共治”理念为指导,通过见缝插针对小微公共空间进行“针灸式”更新,融入文化元素,以“点”带“面”美化城市街区,提升城市温度,实现城市的微更新,助推美丽宜居综合示范点城市的创建,荣获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项目本着安全性、通用性、趣味亲民的设计原则,通过人流分析打造人行道,弱化了边界,给上下学的学生和等候的家长提供了美观性和舒适性的步行和休憩空间,打造昆山老城区的“活力街巷”。

 

 

探索“设计+管理”的共治共建耦合路径,以“小投入、大改变”来实际提升了老旧城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Ο张家港湾生态整治工程景观设计

<张家港塆生态整治工程是亦境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跨学科、多专业、国际化的校企协作模式,创新应对长江岸线的治理难题。突出在地性,以改善生态为主,给植被预留更多的时间自主营造生物多样性。项目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践行动优秀案例,为世界江河流域生态修复的景观化途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张家港湾,是长江在奔流入海前拐过的最后一个大湾,被誉为江海交汇第一湾。基地总面积1.26km²,包括长江沿岸9km长的滨水陆域,沿江滩涂、以及养殖鱼塘。本项目创新应对长江岸线的治理难题,邀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席James Hayter教授团队,对长江滨水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化进行了跨学科研究。通过景观化途径修复长江沿岸的水陆交错带,依据区域未来发展潜力与功能需求,有机更新工业遗址,恢复滨江空间的绿色基底,激发公共空间活力。打造“最美江堤”“最美江湾”“最美江滩”。

 

▽废弃鱼塘变湿地花塘,构建了鸟境、虫境、林境、湿地水境等生境系统

 

项目于2020年8月得到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等官方媒体的专题报道:以“绿色发展”为主题,赞扬了张家港湾还绿于滩、还江于民的建设成果;以”长江新人家”为主题,描绘出改造后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共建小康的美景,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

 

▽土堤埂铺设碎石面层,提升路堤的渗透性与步行体验

 

 

Ο上海市松江区油墩港沿河休闲绿地

<在城市更新与社区环境整治的背景下,本项目旨在打造一条兼具防护和康体健身功能的活力绿带,完善松江区级绿道系统。设计采用“南北贯通、西挡东连”的空间策略,以线串点,形成“一道、一带、一界、多点”的景观结构。将健身场地、雨洪管理设施、市政设施,相对通透的道路景观、郁闭的防护林带等融为一体。形成具有英伦风格的生态低碳景观特色。>

 

 

 

Ο上海方松社区公园设计

<项目是在松江新城建设大中央公园体系、完善15分钟生活休闲圈的机遇下建成,同时也是一次在地铁上盖的城市公园设计探索。

荣获奖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区(IFLA-APR)公园及开放空间类荣誉奖、上海市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奖二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奖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松江新城核心区,原为嘉松南路防护绿带的一部分,2019年改建为集休闲游憩、生态科普、运动健身、儿童活动、文化感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休闲绿地,总面积约5.3h㎡。项目在严格的地铁安全要求下,探索交通绿廊的景观化、功能化更新途径,稳定荷载的景观技术创新与应用、确保地铁安全的水系与地形的景观化处理。

 

▽公园被不同的人群所使用

▽通过调试路径、地形,以及树木和水域等各种元素,塑造更优的环境

 

公园以流水为设计元素的樱花溪谷岩石花园,利用浮水、挺水、沉水植物净化水质的湿地。路环水绕、通过林带结构的景观化调控,贯通完善了松江新城的绿道体系,提升了方松社区15min休闲圈的覆盖率。

 

▽公园是我们感受城市自然的专有媒介,让每个人都拥有回归自然的权利

 

 

Ο上海黄浦江洋泾、中栈、耀华公园

<在普罗大众的公园背景下,项目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解决绿地与高桩码头高差和水域隔离状态的问题,激发滨水区域的城市活力,基于良好的生态基底与工业遗址的优势,利用现状长势较好的植被资源,打造城市中少有的“森林氧吧”,成为串联黄浦江东岸的珍珠。

项目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区(IFLA-APR)开放空间类“卓越奖”/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上海黄浦江洋泾公园作为浦江东岸21km开放空间的起点,通过坡地、台地等手段巧妙化解绿地和高桩平台之间的高差,打通水城隔离的横向空间,实现“水城融合,还景于城”;通过营造起伏的“三道”,链接洋泾港桥和歇浦路景观桥;以“家庭花园·绿活洋泾”为主题,绿地内种植大量成片的宿根花卉,形成独特的“芳香慢跑环”;高低起伏的地形、疏密变化的植物组团营造了滨江核心段难得的休憩大草坪。

 

 

上海黄浦江中栈公园,作为浦江东岸21km开放空间的中点,有较好的“借景”条件,南北分别衔接船坞滨江绿地和北栈滨江绿带。通过坡地、台地等手段巧妙化解绿地和高桩平台之间的高差,打通水城隔离的横向空间,方便行人快速到达江畔,实现“水城融合,还景于城”。“三道”依坡就势而建,时而并行,时而分离,时而跨桥,穿行于滨江、水上、林间与花丛中,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全景”慢行系统。

设计保留了潮汐变化区域、系船柱等工业老码头记忆,沿老码头运输铁轨轨迹设置跑步道;利用基地原有材料,砌筑挡墙、花箱与花坛。成功实现了从“物流“到”客流”,从“煤箱“到”花箱”,从“工业“到”景观”的历史场景转变。

 

 

上海黄浦江耀华公园,原址为耀华玻璃厂。设计通过大量的现状资源评估与多轮设计方案论证,通过适度抽稀、场地内移植、增补特色植物等低干预的改造手段,优化沿线空间,突出耀华的生态功能,打造主题明显、季相丰富、空间舒适的景观,成为滨江核心段难得的“森林氧吧”;同时,利用基地原有道路的块石,砌筑种植挡墙和嵌草汀步等。通过多条东西向支路,链接城市干道,提升了绿地的可达性;充分利用现状植被资源,合理设置“三道”,突出“森林氧吧”的主题,形成独特的“森林跑道”。

 

 

 

Ο从江南水乡到蓝绿统筹

在城市城市更新和精细化整治的背景下,王云带领团队,围绕城乡景观更新,探索高密度城市园林更新设计途径。围绕高密度城区的痛点问题,创新性地提出“蓝绿统筹”为重点的城市景观更新规划体系、“金边银角”的公共绿地更新计划、“城市闲置地”精准覆绿计划和小微公园分期建设行动指南。而王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始终不忘传承“水韵江南”园林文化,构建江南传统园林修复与改扩建的设计范式。他遵循“水园交融”“境心合一”的江南造园理念,探索如何满足现代游憩需求的同时,传承江南传统园林艺术精髓。提炼出善留其余、精修巧理老城区“咫尺山林”的设计方法,在老材料收集与再利用、内外园景观组织与渗透、公共活动空间开辟与古韵传承、场所精神与文化再生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规程和设计范式。

 

以画入园,因画成景——上海醉白池公园更新设计

项目荣获英国国家皇家行业协会(BALI)国际奖/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上海醉白池公园前身始建于宋代前身为宋代私园“谷阳园”,距今900余年,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

 

▽上海醉白池公园更新设计

 

项目基于上海城市景观更新的目标与要求,立足于松江城区公共空间体系化、网络化与精细化提升,在充分保护和传承古典园林自身格局、气脉、韵味的基础上适当开辟公共活动空间,进一步拓展现代游憩功能。结合地势高差,梳理流线,自然渗透内外景观。成功解决了地铁9号线开通带来的大量客流集散的问题。

 

▽上海醉白池公园更新设计

 

 

江南运河的咽喉——镇江古运河中段景观提升设计

项目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区(IFLA APR)开放空间类 卓越奖/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园林景观三等奖

位于江南运河的咽喉处的镇江古运河,这条曾在历史地位有着重要地位的繁古运河,随时间的变化,却变成隐藏于工厂林立间居于河边却不见河水的臭水沟。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滨河,亦境团队在尊重原始地貌的前提下,将理论落到实践,巧妙的将造园理念和江南古典园林的传统元素结合滨水地形串联在运河两岸,展现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融入现代化的生态治理,进行生态驳岸护坡和低干预的设计,让景观得以自然生长。

 

▽镇江古运河中段景观提升设计

 

 

江南水乡“壶天模式”的韧性建构——张家港新湖公园设计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区(IFLA AAPME) 文化与传统类 荣誉奖/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园林景观三等奖

大新镇位于江苏张家港市北部港城,邻近长江。历史上,公园所在地地势低洼、湖塘密布,但随着农业发展,大量湖荡被填埋,形成江南“湖田”模式,是典型“圩、江、城”相融合的江南水乡风貌。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建设造成生态系统的割裂和碎片化,为有效解决因城镇建设造成的水系割裂、生态系统碎片化的问题,满足港城人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港城政府决定开挖大新镇最大的人工湖,打造兼具市民户外公共活动共享空间功能与蓄洪调水功能的弹性景观体系。

 

 

设计依托基地原有水系丰富的基底,开挖联通,将周边碎片化的水体尽收于与新湖这片“壶天”之中,形成区域水网凝聚的核心。围绕场地配套设置新中式的景观元素,作为传统与现状交汇、中式与现代融合的滨水空间。

 

 

 

Ο从文旅融合到乡村振兴

通往瓦屋山的幸福之路—江苏溧阳市乡村旅游公路选线与驿站设计

国际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区(IFLA AAPME) 经济可持续类 荣誉奖、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在日益增加的乡村旅游需求背景下,振兴美丽乡村,为溧阳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亦境打破传统园林景观,在乡村建设中,最大化的利用自然优势,原乡民俗,低干预低维护的设计,再现“桃园阡陌、原乡滋味”的地域景观。

 

 

它是典型的低投入,却呈现自然生态,而非人工塑造的的景观效果,很大程度上提升着沿线村民的幸福感指数,带动乡村生态稳定、旅游发展和公共活动参与性。

 

 

 

“打开石匣,绽放人间香巴拉”——扎尕那旅游小镇总体规划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区(IFLA-APR)规划分析类 卓越奖

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被誉为“人间最后的香巴拉”。为了保护扎尕那的珍贵的生态与人文环境,在当地原住民的集体意愿下,在扎尕那核心景区外30km,规划建设旅游门户小镇,传承与发扬扎尕那的藏域文化。

本小镇引用扎尕那的生态瑰宝——“壶天模式”与农林牧复合系统的天人合一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传承和重塑;对扎尕那的文化宝藏——藏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农业文化、建筑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以旅游业态为载体进行文化传承,为藏民参与提供了平台,切实引导与促进扎尕那大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绽放人间香巴拉,实现公众的共享与共建。

 

 

 

公铁并行交通绿廊复合利用模式探索——溧阳森林长廊规划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区(IFLA-APR)运动与休闲网络类 卓越奖

本项目位于溧阳市境内,是江苏南京市至浙江杭州市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交通绿廊的组成部分,全长39km,分布有江南地区典型的谷地、山地、湿地景观,是宁杭交通生态廊道沿线最重要的生物和景观多样性地区之一。溧阳生态森林走廊,是横穿溧阳市域、相依并行的宁杭高速铁路与宁杭高速公路之间的交通绿廊。

规划以科学认知“公铁并行交通绿廊”为基础,由景观专业领衔,协同多学科团队,探索“高铁并行交通绿廊的更高价值追求——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复合利用”新模式。在韧性景观修复、国土空间规划等语境下进行多维分析,全线研究、整体规划,探索中国高速交通设施快速发展进程中绿廊空间规划与复合利用的创新策略。通过修复断裂的自然生境,系统性地重建绿色空间网络,切实发挥绿廊的区域联动作用;整合地块及周边自然文化资源,营造绿色休闲空间,加速城乡互动与共兴,振兴地方文化与经济。

 

 

 

Ο大众使用到评价体系

随着城市发展和大众游憩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园游憩利用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大众体育运动、公园去娱乐化和商业化、老公园改造热潮、城市有机更新等时代背景下,王云带领团队,依据市民户外游憩需求和城市公园发展的动态,借鉴社会学调查方法,基于多源数据与多途径分析方法,从游憩分区综合评价和游憩空间要素评价两个层面,结合上海市哲社课题,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数十个公园、黄浦江苏州河等大型滨水景观空间,以及上海外环绿带,展开了历时多年的调查研究。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已集结成册,出版专著《上海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评价与更新研究》

 

 

 

推荐理由

亦境自从成立以来,在城市化大规模推进的阶段,经历了市场牵引的时代洗礼,还能保持匠人初心,用作品表达态度。它的作品核心围绕着人地关系,更多展现其尊重历史,传承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融合现代城市居民需求,延续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城市的有机更新方面,以科技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为基础,深入调查论证,遵循专业技艺,做真正“为人所用”的“在地性”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主张将专业研究运用于实践,通过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以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反哺专业教育,亦境在构建复合型风景园林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树立了团队与品质共存的人才观,一个好设计的呈现,脱离不了过程中每个团队的配合与协作,在王云教授的指导带领下,跨学科的团队共同参与、广泛讨论,全局思维考虑后各专业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融合,保持技术的更新。他们之间是一个逻辑严谨的系统,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

 

 


Read mor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