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的冬季,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内的各门设计课纷纷开展起期末评图。在院楼里闲逛的我们,不经意间被一组正在评图的师生所吸引:一把小小的椅子,被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人以多种姿态测试,而且作为课程成果,承载着学生长达数月的思考和反复修正。那么,如此关注一把景观座椅是为什么?它承载得了这么多讨论吗?

 

分享嘉宾:刁荆石&陆诗蕾
编辑发布:Maggie

 

▽宾大校园随处可见的景观座椅(©笔者自摄)

 

 

原文

Original excerpt

 

2021.5.21上海/刁荆石&陆诗蕾


若干年前的冬季,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内的各门设计课纷纷开展起期末评图。抽空在院楼里闲逛的我们,不经意间被一组正在评图的师生所吸引:他们在探讨景观座椅的设计,学生们一一坐在自己制作的椅子上讲解设计。

学生讲解过后,一位体态轻盈的老师率先上阵,她躺卧在椅子上,指着腿部提醒道:这里需要一个脚踏,躺着挺舒服的。而后,她把头缓缓向上挪动,尝试把身子坐立起来,遗憾这把座椅未能支撑她稳定地坐立。等这位老师离开座椅后,椅子上立马换上了一位身材魁梧的男老师,在一轮与之前类似的操作过后,再换上一位身材娇小的少年。

一把小小的椅子,被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人以多种姿态测试,而且作为课程成果,承载着学生长达数月的思考和反复修正。

那么,如此关注一把景观座椅是为什么?它承载得了这么多讨论吗?

 

▽ 图1. 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期末评图(©笔者自摄)

 

椅子,一个理解景观的透镜

椅子的备受关注,一在于它让人停留,为人提供关于在何处且以何种方式来体验、来参与景观的指引;同时,人通过深入自然的、城市的景观,从而在外部世界中确立起自己的位置,这无分中外,也无关古今;

时至今日,椅子成为景观与人的身体最为紧密接触的界面,人通过或坐或躺在椅子上,把自我全然投放到景观中。

 

▽ 图2. 兰亭修禊图,宋 赵伯驹:中国古人的行为特征,席地而坐,把自我投放到景观中

▽ 图3. 西班牙大台阶,罗马(©笔者自摄)

▽ 图4. 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笔者自摄)

 

那么回到宾大设计学院的课堂上,他们在一把景观座椅上极尽心思,本质在实践着一类理念:景观的最终目的导向人的生活;而在公共领域里,所谓的“人”具体化了,其中有老有小,也有胖有瘦,经深思熟虑而成的景观,才成为公共价值的结晶。

好的设计必然离不开形式与功能,而在这类理念的驱使下,不从形式出发,却也不见得会弱化形式。

我们将景观中的椅子视作一个透镜,通过它去看当下景观设计实践的出发点、聚焦点,乃至背后深度驱动设计生成的理念。

 

 

何处安放身体

最近途经广州一个建于上世纪的滨湖城市公园,浓荫匝地的湖岸上是“坐下来”的旺盛需求。略微可惜的是,大家的“坐”在这段湖岸上有着各自的不圆满:你若想零距离直面湖景,那不妨坐到湖岸矮栏杆上,只是你的双脚只能紧紧内收,否则将悬在水面上;你若想望向绿意盎然的公园,也不妨背朝湖面坐在矮栏杆上,只是要注意安全了,万一重心不稳倒向身后就会坠入湖中;你若想安然稳妥地观澜,不妨后退一点坐到内侧座椅上,只是面前穿梭的行人会不时从你面前穿过,打断热恋小情侣的美好时光。

 

▽图5. 广州某城市公园(©笔者自摄)

 

椅子的设计关乎让人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在景观中停下来,同时也折射了景观师关于设计工作的理解。

在纽约炮台公园及其紧邻的水岸景观上,对“坐”的处理堪称经典:当你选择紧邻水边的椅子坐下时,微曲的靠背带动你视线上扬,直望天与海;穿流的行人在你身后,相邻座椅有扶手间隔,这是属于你或二三知己的小天地;而当你选择稍微靠内的长座椅,座椅的宽度足以让你或坐或躺,尽享草坪与阳光。在这段滨水空间中,虽然游人如织,但大家依旧自由而不憋屈地获得安放身体的场所,使自己融入到景观之中。

 

▽图6图7. 纽约炮台公园滨河景观(©笔者自摄)

 

行人纷纷入座,才是椅子最美的时刻

人是丈量椅子的标尺,不止于丈量大小长短,更在丈量设计的高下。当人参与其中,椅子设计的意图顿然明晰起来:温软的木质是为与人肢体接触,变化的宽度是为了适应不同体态的人坐与躺,转角则是为了好友面对面的交谈,而无论何种形式的“坐”都能让人面朝风景……总而言之,人是椅子之所以成为椅子的基点,因此椅子在有人使用的时候才是最美的。

既然椅子可作为理解景观的透镜,那么同理,对于一处景观而言,有人使用和欣赏才是最好的状态。诚然,无人的景观可以看似一副精湛的画作,而有人的景观才是接地气的生活。

 

▽图8. 纽约高线公园(©笔者自摄)座椅的高使用率

▽图9. 马德里RIO滨河景观(©笔者自摄)

 

不是问题的问题:

设计是从人出发还是从眼睛出发?设计的目标是造景还是塑造生活?

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过于明显,明显得让这两句话几乎不能成为问句。但真正的问题是,在当下的实践之中无论是有意或是无意,我们会更容易从眼睛出发,企图造一幅美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类似的感受,在浏览网络上的案例图片时,会发现一些作品极尽一切华美,而人却无处容身,只匆匆走过;而在一些项目照片中,景观造型如梦似幻,却从头到尾不见一人,仿佛人的加入会打破画面的绝美。

毫无疑问,从眼睛出发的设计方式深受当下市场的影响,而设计师身处这时代当中,可谓潜移默化。不久之前,我们带朋友在深圳参观自己亲身参与设计的建成项目(图10),就在我们语带炫耀地介绍着景观座椅变化的曲面造型和复杂的制作工艺时,朋友坐靠到座椅上,表情略显尴尬:这背部的一排金属板如片片刀刃,背靠起来略带不适。小小的尴尬在朋友间几句玩笑过后就化解了,而后的反思却伴随我们很长。就座椅的设计过程而言,有时我们考虑造型会先于考虑人的身体感受,在造梦的狂欢与诗意的日常之间,我们在不经意间常更青睐前者。

话说回来,眼睛与身体,造梦与日常,乃至景观与生活,他们哪里是天平的两端?只不过是在网络媒体爆发的今天,我们更少像过去的时代一样去细致入微地体察自己的身体感受以及日常而真实的生活罢了。

 

▽图10.笔者参与设计的国内建成项目(笔者自摄)

▽图11. 深圳一处市政景观,椅子作为景观造型(笔者自摄)

 

 

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议题

还是回到若干年前的宾大,80多岁的老教授Laurie Olin带着我们一行同学在校园里漫步,他指着校园里的一把座椅说道:“我们那一代景观师,毕生致力于用工业时代的技艺做出不输古典时期的优雅,这把椅子就是一个例子。当然,你们也会有属于你们这代人的议题。”

是的,我们所处的时代发展飞快,如何在公共部门高效决策的前提下坚守公共价值,如何在短平快的设计周期下综合平衡视觉冲击与日常生活,又如何让每个人在景观中收获自由与尊重?解决我们这代人的议题,也许需要穷尽许多人的毕生精力,但这也能让行业焕发荣光。至少,我们还能做得更好。

 

 

刁荆石 & 陆诗蕾

刁荆石先生和陆诗蕾女士,是风物营造景观设计联合创始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硕士。

他们曾先后工作于美国景观公司REED HILDERBRAND、SASAKI和SWA GROUP,并于2021年创办风物营造Studio Memories,力求把国际领先的景观理念、实践经验,以及对文化营造的探求带入城市、乡村和郊野等广阔的人居环境实验中。他们认为景观是一种物化的文化,坚信景观设计最可贵的力量是将细碎平常的喜怒哀乐凝结成为记忆,将短暂易变的人世万相锚固成为场所,并最终将纷繁多样的地域文化营造成为风物。他们正在运用这份力量,在当下超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尽力为土地留下独一无二的记忆。

 

 

留言

Comment

 

牛驼:男的像卓别林

蚊子:这不是我的椅子吗

老蔡 :大概在20年前,大学刚毕业进入职场实践的时候,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把“景观是用来创造新的户外生活方式”作为设计理念。虽然过后的设计项目中,理念往往被其他因素抹淡,或者是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还不够,但理想从未动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审稿编辑:王琪-Maggi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