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ool团队聚焦景观设计行业,致力于传播全球优秀设计理念,海外设计师专栏 关注在海外实践的设计师们,通过分享他们的学习经历,工作实践,以及对行业的思考,来一起丰满我们对行业的认知。欢迎分布在海外各个国家实践的华人设计师们来节目做客聊天,分享你们的行业见闻。第二期为您介绍的是毕业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曾先后在Mikyoung Kim Design,SWA等国际知名事务所工作的冯楚雄。

 

 

 

Interview: Mooool x Chuxiong Feng

 

 

 

专访内容:

Interview content

2023.9.1/木藕 x 冯楚雄


 

 

Q:为什么选择去美国留学?

学生时对美国的景观接触比较多,了解到美国的行业更成熟,对学科前沿方向也有较多探索,所以想在美国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寻找自己喜欢的方向。

 

Q:聊一聊在美国读研的收获? 学校的教育模式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罗德岛设计学院是艺术化的学校,鼓励学生感知自然,使用各种形式与媒介来表达自己对场地的理解。在这里有许多与其它学科交叉的机会,比如家具、雕塑、定格动画等等。在这里老师们不会给你一个“正确答案”,他们更看重的是你如何践行自己的想法,搭建自己的逻辑链条去把对场地的想法支撑起来。另外也很少对想法本身做评判,有些当下看起来无厘头的想法也许会在若干年后杀回你的脑海,这点对我的影响挺大的。

 

Q:比较好奇你的老师们有设计师从业背景吗? 还是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

两种都有,有从业经验的更多。设计课老师大多都有知名设计公司的经历,他们会向学生分享理念、工作方式、案例等。有很多人会教几年书再回到业界,或者一边开工作室一边教授课程。

 

Q:这样偏艺术化的教学体系,学校里学到的内容和实际工作中的内容差异大吗?

实际上无论接受什么形式的教育,进入公司实践之后都需要重新进学习。因为学校更多的是训练思维想法,对于工作中的职业技能教得是比较浅的,大部分都要在实践中学习。此外,美国还有注册景观师体系,注册之后拥有审图盖章的权限。注册的考试可以看作是另一次学习,涵盖了法律、建造等内容,能够补充实践与施工方面的知识。我自己作为注册景观师,每隔几年还要完成定量的继续教育,像是上网课、参加实地考察讲解等等,继续帮助拓展实践方面的知识。

 

Q:你海归之后又归海,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两个原因: 一是我太太在美国工作,所以从家庭考量还是先团聚再做下一步打算; 二是我自己是个挺爱折腾的人,想去不同的环境再探索一下。未来等时机成熟还会回国发展,我认为国内市场对于有创业想法的人更加友好。

 

 


 

“我待过三家不同规模的公司,它们的项目类型和形式风格也都完全不同。”

 


 

 

LeBlanc Jones 是我毕业后去的第一家公司,专注于私人住宅景观,偶尔参与本地开发商的商业项目。在这里主要面对的是私人业主,公司设计风格可以概括为自然与克制,在设计层面基本不会出现任何张扬的造型。

Mikyoung Kim 的景观作品是偏艺术化的,她们在形式与材料上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与追求,作品的识别性很高。老板学钢琴出身,半路走去了景观设计的道路,她对设计的把控很严格,在这里我一个铺地会做七个方案和老板讨论,这是在其它公司没有经历过的。项目以公共为主,不局限于本地,偶尔有国际项目,比如最出名的首尔清溪川。我在美国的项目基本是以建成为导向的,最大的项目是福特底特律的新园区,甚至可以说是 Mikyoung 公司设立以来最大的项目,85000平方米左右的体量。

 

↑ LeBlanc Jones专注于私人住宅景观,设计风格相对自然且克制,在设计层面基本不会出现任何张扬的造型

 

↑ Mikyoung设计风格辨识度很高,比较追求雕塑感艺术性

 

SWA上海绝大部分是国内项目,类型风格都比较多元,集中在概念规划、大型市政或地产开发上。举个例子,我担任项目经理的南汇新城绿环概念设计,研究区域有足足1500万平方米,尺度巨大。在国内工作时期接触了不少类似的项目,以概念为导向,最终输出的其实是策略性的景观规划想法,不会直接呈现到空间上。

 

↑ 南汇新城环城绿带©SWA Group,大尺度的概念规划设计

 

 


 

“2500平 vs 1500万平,分享两个我参与度比较高的项目,以及基于实践内容的思维差异。”

 


 

 

01.铸件厂创意工坊

 

MIT校园附近的老厂房建筑更新,其户外空间包括庭院和街道约2500平方米,算是在美国比较常见的项目类型。这类微观尺度的项目工作团队比较小,所以可以全面参与从方案到施工图的完整流程。这种尺度下的项目一般比较扎实、从需求出发、对场地做理性分析并回应,辅以在设计上微观的巧思增添趣味,给甲方汇报的逻辑也是如此,叙事性远比不上国内项目。

对预算的考量会贯穿整个设计流程,因此较少遇到前期设计的东西后期要砍掉的状况。个人感受在美国实践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细节,从表到里的细节。原因大概一是像这样的项目都是设计师从方案一路做到施工图,对细节自然有更多的关注; 二是和国内比项目尺度小、节奏缓和很多; 三是有各种多而详细的规范要求与审核要求。

 

↑ 项目的核心动作之一:营造一个步行友好、具备指向性的街道,照片作者自摄

 

↑ 项目的核心动作之二: 梳理场地排水体系。外部街道我做了详实的高程设计,保证雨水能够汇集到雨洪花园到低点; 而内部庭院使用更大尺寸的透水铺装,砾石与结构土中有额外的排水管道以备暴雨情况。照片作者自摄

 

我实践的多家公司,虽然外在的形式风格大相径庭,但一些“内在”的理念是非常一致的。得益于(1)各种认证的需要; (2)详细的规范要求与审核; (3)多年来景观协会通过教育、奖项与活动的影响,美国这类城市项目在雨洪和可持续方面都做的很好,践行这些理念也已经潜移默化地扎进了设计师们的心里,这就是景观设计师该担的责任。

 

↑细部: 带有小趣味的种植池设计以回应厂房历史,和我画施工图时想象的基本一致。照片作者自摄

 

02. 南汇新城绿环概念设计

 

我感受到在国内实践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强调叙事性。这既是中美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时候也是应对大尺度快节奏项目的最优解。南汇新城这个项目研究面积足足达到1500万平方米,作为一个泥沙堆积起来的城市,南汇(临港)在城市与自然环境上面对着多重的挑战,并涉及大量生态栖息地、土壤、水文、工程方面的细节。这样一个超大尺度的复杂项目,你能做的只能是抓住主要矛盾,弱化细节,提供更多理念性与策略性的输出。同时你面向的观众有更多来自非专业领域,那么以故事的方式将他们带入场景无疑是最有效的连接手段。

 

↑ 左图为南汇海边的滩涂与湿地,作者⾃摄 右图为绿环边界,随塘河鸟瞰©SWA Group

 

项目前期通过踏勘、访谈、与顾问头脑风暴的方式,集中挖掘了大量的信息与感受。随后我们开始做减法,把场地的核心问题概括到“风、水、人、鸟”四个要素内,并以人与自然互相影响的“引力场”的方式去叙述整个故事。鸟类生境保护与优化是设计的一大亮点,很幸运有当地的观鸟爱好者团体的帮助,通过交谈以及查阅资料,我们对热门观点和线路上的典型生境做了分析并运用到栖息地的优化中。但为了更好地向观众传递想法,在呈现上对空间定性的表达要优先于具体尺度的钻研。项目最后在市民投票中获得了第一,我也看到不少观鸟爱好者为我们拉票,作为设计师在这一刻非常开心。

 

↑ 节点平面图,保留废弃水田肌理并优化其作为栖息地的生态条件©SWA Group

 

↑ 同一个节点,限制人在栖息地的活动范围,提供远眺观鸟的机会©SWA Group

 

↑ 为典型鸟类(鸻鹬类)提供适宜的栖息地©SWA Group

 

相比于在美国漫长的职业发展路径,对于扩展个人边界而言,国内的机会无疑是广阔的。你可能“跳级”成为项目经理,在紧张的节奏中逼迫自己快速学习知识、尝试把控项目节点、与各路顾问相爱相杀。这里也必须感谢SWA扁平轻松的氛围,能够让年轻员工们放手发展自己的想法,不再把目光局限于设计技能本身。

 

 


 

“对于景观空间的理念是从每个国家各自的文化土壤中萌发的,因此不同国家的设计可以互补,但无法复制。作为设计师我们要求同存异,接受这种多样性。”

 


 

 

陈: 你在中国和美国都参与过商业地产项目,感受上有什么不同?

冯: 中国的商业地产竞争非常激烈,迭代很快。从设计角度来说,画面感、场景感绝对是国内商业景观的高频词汇,最后往往呈现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美国的商业地产会更强调公共服务,设计语言上也更加克制。

陈: 我的感受,国内的商业景观往往是在限定的空间内、以园林的手法去营造的,最后呈现出来的就一定是有层次的画面和框定的场景。你想,这其实和古典园林很像,有既定的空间与欣赏人群。

冯: 我赞同你的观点,这些场景其实是一种有人群导向的商业产品,视觉化的景观可以理解为产品包装的一部分。

陈: 美国的商业地产会有场景感这个说法吗?

冯: 我觉得完全不同,我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从没遇到过有强烈主题与场景的商业景观,除了拉斯维加斯。美国的商业地产氛围更加放松,可以说更接近公园的感受,空间一览无余。用我参与过的地标中心这个项目举例: 设计意图简洁,把停车场转化成有坐凳环绕的大草坪,并增添喷泉、雕塑等景观小品作为附属空间。通过埋设于地下的管网、砾石等将过量雨水导入到相邻的河流中。氛围非常像街角公园,很多人沿着翡翠项链绿道散步会来这里坐上一会儿。

 

↑ 左图为公园感的商业地产景观 ©Leblanc Jones  右图为施工期间的临时滑冰场,整个冬天向市民开放。照片作者自摄

 

陈: 这种差异来自于哪里呢? 或者说为什么国内甲方更看重这种场景感?

冯: 我认为和文化语境有关。中国古典园林和诗、画有紧密的联系,它本身就是有画面感的。苏州园林里的牌匾诗句,正是以文学的方式赋予你眼前之景以故事,营造场景与意境。因此有场景感绝不是坏事,这是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土壤中的取向,作为设计师我们在实践中需要关注是度的问题,切忌滥用。园林中不止有“景点”,留白也非常重要。

陈: 是的,我还注意到一些公园设计也在向商业地产靠拢,这可能不那么合适。我觉得公园应该是去差异化的,要让更多的人进入到场地里来。这样的地方反而要去掉场景感,让人专注自然、感受放松的氛围。

冯: 你说得很好,公园需要的是包容性与灵活性,应该平等地邀请所有人进入而不是有特殊的欣赏人群。

陈: 美国的这些商业景观公园感觉那么强烈,应该也是受到了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公园运动和现代景观发展的影响,是对于“园林”或者“景观”的文化认知逐渐渗透进各种类型的空间实践里的结果。

冯: 可以这么说。在美国做商业景观的时候政府及相关部门是非常重视景观设计如何提升所在区域的步行体验与活动潜力的,也会有面向公众的报告会让市民去提出自己的意见,因此对景观设计“合格”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所以国内外的设计是无法完全平移复制的,因为都有自己的文化土壤。

陈: 这个点还挺有意思的,作为设计师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去互补、互取不同方式中的优点。

 

 


 

“根据全美景观协会 ASLA 的调研,住宅类项目是美国最大的景观市场,其中涵盖了独立住宅、社区住宅等不同类型。”

 


 

 

陈: 中国和美国的景观市场,会有非常不同的项目类型吗?

冯: 住宅类是美国最大的景观市场,其中私宅景观可以说是非常具有“美国特色”的项目类型。因土地所有权、居住观念等差异,美国有大量私宅业主会雇佣景观设计师们打造庭院与花园来提升自己的生活环境。国内的话,在 Mooool 上时不时能看到一些庭院类的设计,但总体数量上还是比较少的。

陈: 是的,除了你提到的原因外,我觉得国内市场对景观服务的需求还是更偏向于商业而非享受。很多酒店民宿会请人设计漂亮的庭院,但是更多的自家庭院可能就自己栽栽花、种种草了。一方面我认为是市场缺少更偏生活化的景观设计,另一方面也说明景观设计服务还没有走向大众。

冯: 其实美国私宅景观往往也是高消费,我们经常能在各种奖项中看到的那些精致花园,它们的总费用突破百万美元是非常平常的事,当然设计费往往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有些业主甚至会把相邻几块地都买下来,把房子都拆了给自己建个“大花园”,花园/庭院+房屋的居住形式就是美国郊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私宅景观比较有趣的是它和居住是紧密联系的,你可以从中窥见一个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文化历史和人对生活环境偏好上的差异。举两个小例子: 比如我读书、工作所在的美国东海岸新英格兰地区,四处可以自然岩石堆砌而成的石墙。这既得益于地区丰富的石材资源,也是农村地区一直以来用以划分农田边界的标志。石墙已经成为了地区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是私宅景观中常见的设计元素; 另外通常富人业主们的私宅是一定会有游泳池,宽大的石材平台配上舒服又昂贵的躺椅,游泳、日光浴、泳池派对对他们而言真的是生活的必须品。回到设计本身来讲,私宅景观它会比较体现生活化的一面,不会像公共项目那样在意局部的造型,景观策略上更多的是利用植物与自然材料营造舒适氛围。

 

↑ 左图为新英格兰地区常的田间石墙,右图为石墙元素在居住景观中的运用©LeBlanc Jones

 

陈: 所以在私宅景观领域,景观更多的是服务于生活,强调居住意义的设计。那我对于植物这个话题还挺感兴趣的,有两个问题: 一是像你第一家公司那样的私宅景观公司一般会有自己的苗圃吗? 二是这类景观是否会强调本土植物的运用?

冯: 大多数公司并没有自己的苗圃,但会有合作比较密切的。苗圃会经常发宣传册来宣传他们的品种,附上比较详细的信息,我个人也偶尔会收到一些册子,其实是学习植物很好的材料。

第二个问题可以聊的点比较多。其实本土植物在后院景观的运用一直是美国景观学界在推崇的理念。有研究表明本土物种对于昆虫、鸟类等生物多样性的支持远大于非本土物种,多样的植物组合的生态效益也与草坪不可同日而语。有些地区政府会有导则来鼓励后院景观中的本土性物种达到一定比例,许多后院景观营造的指导手册里也会强调这部分内容。本土植物的话题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我觉得其实是在营造一种生活环境上的熟悉感来为人带来有共鸣、舒适的空间体验。人对环境是有情感依赖的,强调本土性其实是对居住归属感的一种追求。

陈: 是的,植物的配置与调和对于空间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在景观中,我们谈到本土植物往往会强调它带来的生态可持续性,很少会注意到它带来的情感链接,不管是选用本土植物/还是强调设计的在地性,都是为了留住熟悉的生活环境,留住人与环境建立情感的纽带,我很有感触,就像我看到黄葛树、小叶榕就会想起重庆的梯坎那样,老十八梯的画面立刻浮现眼前,这种记忆的重合,这种熟悉感能带来安心与疗愈。当然我们也需要有“疏离”的空间,人在某个时期总会想要逃离我们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寻求新鲜感,在消费时、在旅行时,到陌生的环境中,我们会去寻找这种新鲜感,然后又会再回到熟悉的居所中,在城市里,这两种空间应当是互相调和的。

陈: 最后,你对未来的国内景观市场有什么展望与期待?

冯: 国内大规模的城市化已经进入尾声,未来设计行业将会是一个存量市场,这意味着小规模的都市更新和改造项目会越来越多,市场的自由度与灵活化会逐步提高。我希望借着这样的趋势,能有更多的精品小型设计事务所生存下来,让整个设计行业更加去中心化,也为广大的设计师群体创造更多的个人机会。

最后也想感谢 Mooool 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来给实践中的年轻设计师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希望这个栏目可以成为一个观察不同国家景观设计理念的窗口。祝 Mooool 和栏目越办越好!

 

 

 


总策划:陈科君
审稿编辑:冯楚雄,陈科君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