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景观,是城市居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住区建设中加强对于人本层面的深入思考。在过去二十年间、国内地产景观快速发展的阶段,许多设计的创新来自于对“空间”的操作,以形式为先、脱离功能,对造型和风格进行变换与提升,但住区空间的基本功能并未发生实质改变。而居民在其中如何使用这些空间、与他人产生交流等内容,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不禁思考,究竟什么才是“好”的住区环境,地产景观设计未来的突破点又在何处呢?

 

分享嘉宾:袁松亭
编辑发布:Maggie

 

▽阿那亚项目

@ 笛东

 

原文

Original excerpt

 

2021.5.31北京/袁松亭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型期,同时也是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形态革新的关键时期,人们对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性尺度的回归愈发关注。而地产景观,是城市居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住区建设中应加强对于人本层面的深入思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做为设计师,我们有必要重新思索什么是“好”景观的定义,应该跳出对于外观与造型的过度设计,将更多关注放在人性化、即真正的使用者身上,直面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究竟什么才是“好”的住区环境,地产景观设计未来的突破点又在何处呢?
在此,我们总结过往的地产景观设计实践,有了以下一些思考和尝试,分享给大家一起来探讨。

第一重思考,我们尝试深入地去研究空间与场所的区别,以及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我们把设计视角由“空间”(space)拓展至“场所”(place),在充分认识和把控空间物理属性的基础上,搭建以人的行为活动为主导的设计理念和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

 

▽空间与场所的属性比较

@ 笛东

 

这我们发现,当我们仅以“空间”的视角理解景观设计时,易过度关注空间本身所带有的物理属性,并倾向于对其进行一次性的外观设计。相较之下,“场所”的塑造则由行为主导,关注空间中发生的内容,即生活、事件与行为,则能将时间及功能的多重性纳入考虑。

在过去二十年间、国内地产景观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许多设计的创新来自于对“空间”的操作,以形式为先、甚至脱离功能,对造型和风格进行变换与提升,但住区空间的基本功能并未发生实质改变。而居民在其中如何使用这些空间、与他人产生交流等内容,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住区景观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日常息息相关,因此“场所”的塑造才犹显重要。著名的丹麦城市设计家扬·盖尔在《人性化的城市》一书中介绍了应如何构建安全、活力、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应以“人的感受”作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并将对人的关注落实至细节处。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住区景观的打造。回归人性尺度的住区景观设计,需要回归支持和实现人的日常行为活动的根本性条件——也就是“场所”。

因此,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住区景观设计者需要以崭新的视角介入设计,即从空间走向场所。从营造场所的视角出发的景观设计思路不再是一次性的,而是强调时间性、聚集性、多元性和灵活性的。如此一来,才能在满足原本商业需求、合理地把控景观成本的同时,形成更真实、更贴近使用者需求的住区景观环境。

第二重思考,走向场所性的地产景观设计,需要强调景观作为人居的必需品、而非时尚化的商品特征,使之重新拥有家的温度。这需要我们不再仅停留于对于空间及其空洞外观的设计干预、以营销和增加曝光度为核心商业需求,而是以打造活力社区公园的公共场所为终极目的;需要发挥场地本身的固有属性,打造景观和建筑的特色形象界面和记忆点;需要特别关注场地内不同年龄段、多种类型的人的行为活动内容,通过强化功能吸引并容纳更多不同社群的聚集,使之成为城市的活动聚集点和“共享、共生”的开放空间。

就此,我提炼出了实现“场所”设计的三大策略,即:回归公共空间属性、适应多元弹性的功能需求、和构建记忆场所。

 

回归公共空间属性

一直以来,地产景观的发展都在封闭性、私有化的道路上行进,但是当公共性被建立起来的时候,才会产生人的活动,场所才得以产生。 因而,社区营造强调居住区内部的公共性,是走向场所景观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景观设计策略打造一个安全、活力、健康、舒适的公共社区环境十分关键,设计师可以通过不断提升社区功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增加社区的使用率、回访率和活力;通过让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集聚在一起、同时进行多种类型的活动;让拥有共同兴趣爱好、背景等特征的人们有机会接近,通过互动寻找相似性,让人们在动态交往的过程中,进行持续不断的富有积极意义的社会交流与交换;以此提升生活质量乃至城市活力和幸福感。

 

▽由设计所激发的社区公共空间中人的活动—万科四季文博园

@ 笛东

 

适应多元弹性的功能需求

在设计实践中需关注儿童、中青年和老年人等不同社群,根据他们各自的行为特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营造住区景观空间,从而增强用户的社区使用粘度。特别是当下伴随现代科技与网络的发展,创造一种灵活、模糊边界、复合化、多元化、并且可以提供互动的社交场所,才能更好地贴合人们已有所改变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除了适应场地原有社群的功能需求外,2020年我们还在河北廊坊三叶公园项目中创造新的社群。三叶公园不仅提供了覆盖全龄的活动场地,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充分、安全、有归属感的活动空间,还通过打造例如西区竞技运动场、星空环桥草阶剧场、智能马拉松跑道,在功能的基础上,搭建具有粘性的社群平台,带动三叶学社、三叶儿童剧社、三叶跑团等全新社群间的互动,使之成为兼具美学艺术及实用功能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在2020年10月落成以来,三叶公园成了当地居民非常喜爱的公园,每天迎来大量的游人

@ 笛东

 

构建记忆场所

场地同时承载过去与未来的记忆。在实践中,我们突出场地精神、构建记忆场所,使其成为设计作品的人文内核。一方面,在进行空间节点和动线的设计时,需要增加人与人之间见面和交流的机会,同时紧密结合场地的空间特征打造独特记忆。另外,设计师还可通过置入互动艺术装置等新触媒,改变人们原定的行为途径,增加交往的可能性,重新定义场所特色。

 

▽太空场景作为新触媒吸引了孩子们的到来—旭辉微笑社区

 

结语 Concluding remarks

让地产景观设计回归公共空间属性、适应多元弹性的功能需求、构建记忆场所、与城市肌理相融,将是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多赢局面的必经之路。景观设计师不应过度关注外观,将其作为雕塑或绘画来处理,而应回归对人性尺度的关注,这对于人口密度、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尤为如此。对于人性的关注,需要从走向场所性开始。

让空间成为场所、让设计的价值从神性转向人性、从仪式感转向日常、从关注少数转向关注多数,打造与城市活动链接的邻里交往空间、与城市服务整合互补的配套设施、与城市生活互动参与的景观空间,是实现我们的未来城市家园愿景之关键。

积极推动国内地产景观设计的良性发展,每位当代设计师都责无旁贷。

 

 

袁松亭

DDON笛东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风景园林与生态环境分会常务理事长,北京园林学会理事,《风景园林》编辑委员会编委,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在近30年设计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提出“无设计”哲学,主张摒弃不切实际的设计堆砌,强调行业内的多专业融合,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目前持有多项国家设计专利。他在将“无设计“哲学贯彻于作品实践的同时,始终关注行业发展并提出“艺术当代”、“互联网时代公共空间设计”等诸多前瞻观点。

 

 


审稿编辑: Maggi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