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happiness grow in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the common people.
让幸福在市井烟火中生长

 

 

在城市扩张的浪潮中,城中村作为独特的过渡地带应运而生,既是城市扩张的见证者,也是本土文化的守护者。在推进老旧社区“边角料”的更新同时,需要兼顾在地文化与民生改善,延续城市文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切实解决居民生活难题,吸引更多游客,为经济注入新动能,为城市更新提供一种更具温度的可能。

 

 

01
清水溪·视觉与生活的双重焕新
清水溪片区城中村微更新项目


十作设计 2023

 

项目位于重庆南岸核心区域,清水溪步道沿山势延伸。步道两侧树木茂盛,枝叶交错成荫,徒步者行走在青石台阶上,可以看见山城的烟火气,疲惫随着清风散去。这条步道以自然的野趣和宁静,成为都市人短暂休憩的理想去处。

但在这舒适清心的氛围背后,却有着相对落后的山民生活,拆迁遗留的空间问题、基础设施老化、劳动力流失等使社区陷入困境。为改善在地居民生活条件,设计团队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因地制宜,对清水溪进行轻介入改造。

 

▽改造前样貌  © 日野摄影

 

01 山城岁月重塑,唤醒社区记忆

设计团队走访社区,记录居民日常生活——养的鸡鸭、炉灶烟火、窗边盆栽、晾晒的袜子、红灯笼、老镜子……用一套接地气的、有主题性的视觉图形改善社区环境,拉近青年群体与老社区距离,让“清闲社区”焕发活力。

 

▽提取日常生活中的元素 © 十作设计

 

步道两侧展示居民日常的插画海报。年轻人驻足观赏时,常被画面里的故事吸引——喝茶的摊位、戴着荷叶装饰的小女孩、晒太阳的猫猫……视觉设计有趣不喧哗,吸引人们主动走进旧巷拍照留念,这里的烟火气成了最自然的社交媒介,使传统与新兴社群在此达成微妙共生。

 

▽步道两侧展示居民日常的插画海报  © 日野摄影

 

02 转角换新,激发社区活力

经调查,该片区老龄人口及儿童比例突出,公共设施老旧匮乏,当地居民普遍反映缺乏公共运动空间。因此设计以”全龄友好”为核心理念,重新塑胶铺装,增设个性化健身趣味设施。每天都有不少居民下楼活动,老人们一旁休息闲聊,孩子们嬉戏玩耍,不少游客来这里“打卡”,欢声笑语不断。

 

▽设计以”全龄友好”为核心理念,重新塑胶铺装,增设个性化健身趣味设施  © 三棱镜摄影

 

03 从“将就”到“讲究”,幸福藏在细节里

拆除老旧建筑,重塑青瓦木房,周围楼房外墙同步换新,金属雨滴垂落其间,折射出细碎光斑,外墙的玻璃砖波光粼粼,角落藏匿了不同的金属猫猫——眯眼晒太阳的、弓背走路的、伸懒腰的……娃娃们路过总忍不住伸手去摸。

 

▽拆除老旧建筑,重塑青瓦木房,周围楼房外墙同步换新  © 日野摄影

 

改造后的清水溪社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消费,蹲着拍角落的猫猫、林间的稻草人,顺道买碗豆花、喝个茶、聊聊天。采访店铺老板:“以前门口堆箩筐,只能将就着。如今门头清爽,我的店铺倒成拍照背景了。”温暖、悠闲的氛围,无声中引导人们放开紧绷的神经,随意“摆”清闲。

 

改造后的清水溪社区,以温暖、悠闲的氛围,无声中引导人们放开紧绷的神经,随意“摆”清闲  © 三棱镜摄影

▽独特的金属雨滴艺术装置  © 日野摄影

 

04 社区共创,续写岁月新生

保留废弃建筑砖木结构,改造为社区文化展厅。居民主动帮忙搭建物料、修理电线、做漆工等,成功的完成这次展览,吸引不少人前来参观。在低成本、轻改造下,居民主导的内容生产让空间融入日常生活,形成可持续的社区记忆载体。

 

▽保留废弃建筑砖木结构,改造为社区文化展厅 © 日野摄影

 

 

02
龙井村·历史文化重构市井温度
龙井村微改造项目


十作设计 2023

 

项目位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为城乡结合区。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区域内集中连片的老旧公房住着不少原住居民,形成老年人与孩童居多的社区生态。

但龙井村存在产业匮乏、空间导引薄弱、公共设施更新滞后等问题,在地文化特质充分挖掘,激发空间活力。针对现状,设计聚焦低干预策略,延续市井生活记忆,构建文化精神载体,实现民生改善与文旅发展的双向赋能。

 

▽改造前样貌 ©瑞子

 

01 时代精神构建,符号的童趣表达

设计通过对龙井村精神文化要素进行挖掘,收集历史脉络与市井记忆,提炼本土生活符号,构建IP形象作为文化纽带,以公共设施为载体,重塑时代烙印。

IP人物设定为土生土长的龙井村村童——“小龙”,他承载着祖辈守护信念,以号角练习传承精神火种,平日里与动物为伴、古树下玩耍,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IP人物设定为土生土长的龙井村村童 ©十作设计

 

02 红色记忆,可持续的历史生命力

以王朴旧居文化为线索,通过五角星阵列、号角雕塑与精神堡垒构建叙事轴线,形成可阅读的纪念场域,引导人们在行走中了解抗战历史,传承精神文化。

 

▽以王朴旧居文化为线索,通过五角星阵列、号角雕塑与精神堡垒构建叙事轴线 ©日野摄影

 

选取村民共有的童年记忆,塑造“赶鸭子”、“树下乘凉”、“小溪捞鱼”等生活化场景雕塑。通过孩童与龙井村的互动,还原原生态乡村生活肌理,使其成为承载记忆的容器,让游客在趣味场景中直观感受龙井村质朴的生命力。

 

▽一系列生活化场景雕塑 ©日野摄影

 

03 市井烟火气,看得见的幸福

龙井村的日常浸润着烟火气息,菜摊前的阿婆慢悠悠挑拣竹筐里蔬菜,与前来买菜的人时不时讨价还价。黄葛树荫下,老头老太太聚在一起,拄着拐杖讲陈年旧事,零碎的闲话裹着蝉鸣,交织出绵密的市井温情。

 

▽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日常 ©日野摄影

 

新旧交叠的休闲娱乐空间,进一步促进了邻里之间交流与情感。饭后人们聚在一起晒晒太阳,相互闲聊、遛狗、散步,老人们在一旁活动筋骨,看着孩童追逐嬉闹,这些不刻意的驻足与攀谈,让老社区在润物无声的更新中,始终攥紧那根温热的人情丝线。

 

▽新旧交叠的休闲娱乐空间,进一步促进了邻里之间交流与情感 ©日野摄影

 

04 引导生活动线,可阅读的精神文化

结合主题视觉,为龙井村延伸一套完整导视系统,将重要区域和村内历史的信息整合为可感知的文化地图,即对公园、学校、农贸市场等高频生活场景的动线优化,解决了居民与游客找路难、兜圈子、多跑冤枉路等问题,让历史记忆自然渗透到日常生活。

 

▽主题导视系统 ©日野摄影

 

05 龙井村的回忆,凝固的历史温度

改造后的特色中心公园,新增了一道文化墙,人们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活动休憩,浏览文化墙上篆刻的过往,对历史的尊重与铭记,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对和平与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革命历史在行走中的自然感知。

 

▽记载历史的文化墙 © 瑞子

 

 

03
崇文路·闲置换新塑造儿童友好
崇文路社区口袋公园改造项目


登途景观 2023

 

项目位于重庆崇文路高山流水广场,北侧为高山流水A区住宅区,南端为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因此每天都有大量的周边居民和学生经过这里。

但此空间长期呈半闲置状态,环境老旧、缺乏功能配套设施、没有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供周边居民停留使用。设计考虑到社区周边教育资源丰富、儿童占比较高,决定将闲置地改造为亲子户外活动场地,将社区边角变成幸福空间。

 

▽改造前样貌 ©日野摄影

 

01 山水自然延伸,边角空间生长社区温度

曾经斑驳的水泥台阶,如今成为社区最热闹的聚集地。设计以“高山流水广场”为灵感,将自然生态的“山”与“水”的流动感融入空间之中,孩子们在台阶上奔跑,捕捉瓷砖上细碎光晕,老人倚着围栏闲话家常,曾经被遗忘的角落重新生长出鲜活的生命力。

 

▽以“高山流水广场”为灵感,将自然生态的“山”与“水”的流动感融入空间之中 ©日野摄影

 

02 晾晒幸福生活,老物件讲新故事

在社区改造调研过程中,有家长提出建议:“小区孩子这么多,却连个像样的游乐设施都没有?”此番意见迅速引起了团队的重视。设计师选用有年代感的晾衣夹作为可互动的秋千,保留了社区记忆符号,打造安全有趣的互动空间,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提供一份保障与幸福。

 

▽有年代感的晾衣夹作为可互动的秋千,保留了社区记忆符号,打造安全有趣的互动空间 ©日野摄影

 

 

03 引导探索乐趣,在玩耍中触碰自然

除了新增的秋千,设计师还添加了“崇文路”主题字母互动设施,独特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附近的李奶奶感慨道:”过去这片空地荒草丛生,现在这里成了遛娃的好地方!”她每天都会牵着孙女过来玩耍,步行几分钟就到了,再度赋予老旧社区新的生命。

 

▽新增的“崇文路”主题字母互动设施,独特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 ©日野摄影

 

04 角落里的休闲时光,相伴的童年记忆

广场角落还特别设置了亲子休息区,当儿童在旁边游乐设施玩耍时,家长们可以坐在树下聊天、同时监护孩子们的安全,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交流空间。

 

▽亲子休息区,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交流空间 ©日野摄影

 

05 营造多元生活空间,促进邻里温情

广场新增一处休闲健身空间,原本冷清的空地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放学后相约来这里玩耍,饭后的居民慢悠悠的下楼活动筋骨,吸引不少的人参与到公共空间活动,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

 

▽新增的休闲健身空间,让原本冷清的空地渐渐热闹起来 ©日野摄影

 

结尾:

城中村微更新不是一场形象工程,而是让设计真正的融入市井生活。不仅是视觉效果的改造,更是当地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提升、游客驻足停留的时长,为不同群体创造更具包容性的生活环境,让原本被边缘化的城中村重新融入城市发展脉络。当老旧空间承载新的故事,幸福便有了生长的土壤。

 

 

 

项目名称:清水溪片区城中村微更新项目
完成年份:2023年
项目地点:重庆市南岸区一天门社区至清水溪步道
设计单位:十作设计
设计团队:Guo yunxi、Hu chenyu、Song、Li
摄影团队:三棱镜摄影、日野摄影
联络邮箱:design_1010@163.com

 

项目名称:龙井村微改造项目
完成年份:2023年
项目地点:重庆市南岸区龙井村
设计单位:十作设计
设计团队:Guo yunxi、Hu chenyu、Song
摄影团队:日野摄影、瑞子
联络邮箱:design_1010@163.com

 

项目名称:崇文路社区口袋公园改造项目
完成年份:2023年
项目地点:重庆市南岸区崇文路
设计单位:登途景观设计
设计团队:Yang hui
摄影团队:日野摄影
联络邮箱:design_1010@163.com

 

 


以上图片资料来自设计方, 由mooool整理编辑,任何形式的转载或引用,请邮件联系我们mooool-serv@qq.com。

审稿编辑:Maggi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