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以景观手段为城市及郊野区的灰色设施重新赋予生态意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许多助力。曾经消极的、低沉的灰色空间在经过干预之后变得绿意盎然,不仅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也促进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吸引各种动植物栖息生长,为城市增添了丰富的生物景观。

 

编辑人员:羽毛


 

 

01 Fantoft Central Park in Bergen,挪威,卑尔根

 

场地问题

这片学生宿舍区最初规划为汽车主导,被停车场环绕包围。场地里长凳寥寥无几,也没有什么空间供学生聚会。整个区域仅有 16 棵树木,这使学生园区显得灰蒙蒙的,毫无生气。整体来看,停车场占据了园区空间的主导地位,几乎没有多余空间留给学生或来自周边社区的居民聚会畅谈、休闲娱乐,甚至是静坐放松。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设计的解决方案是将场地从一个枯燥乏味的停车场改造成绿意盎然的公园。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社区 “二字被放在了首位,利用该区域的独特潜力,设计师创造了一个安全、健康、鼓舞人心的体验式公共空间,为在校学生和当地社区的公众提供便利。

 

 

以促进社区发展为总体目标,绿树成荫、环境宜人的空间为学生提供聚会场所。公共设施成为社交活动开展的载体,补足了学生园区内的生活需求。整个项目重新考虑了学生园区的优先项,打造出一个绿色、美丽和实用的社区公园。弯弯曲曲的小路将景观连接起来,当人们穿梭其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景观空间,同时也有助于园区塑造健康的运动模式。

 

▽学生们在美丽的室外空间里相互陪伴,共享欢乐并开展体育活动

 

如今的场地已是一个充满活力、花朵盛放的社区公园,它的存在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自这个绿色公园开放以来,学生园区首次出现了长时间排队等候的现象,无论是留学生还是本地学生,都非常愿意在此居住,因为这里为他们提供了健康、安全、可持续的绿色生活空间。

 

 

除了在公园里踢足球、打滚球和烧烤之外,人们还能在楼栋旁长长的学习凳上进行学习、阅读,开展社交或享受阳光。

 

 

公园还具有雨洪管理功能,园内的雨床不仅能在暴雨期间处理大量雨水,还能为鸟类和昆虫提供全年的饮用水资源。植物组合也经过精心考虑,以丰富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开花树木和花粉植物的栽植吸引着蜂鸟昆虫,并让公园四季都生机勃勃。

 

 

从全局来看,设计保证了场地在美学、功能和社会方面的一致性,帮助解决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交孤独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转而创造出经济、社会和气候价值。这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景观项目,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做出贡献。

 

 

▽总平面图

 

 

 


 

02 Carl Nielsens Allé,丹麦,哥本哈根

这个葱郁的城市空间前身也是一片繁忙的停车场,在经过设计改造后,居民们每天都能够享受到它带来的福祉。下雨天,这块绿洲会蓄积雨水,变成美丽的水盆,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绿洲周围的环形边缘作为水道,将周围建筑屋顶的雨水引入水池之中。

 

 

Carl Nielsens Allé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将城市自然、城市生活和气候适应结合在一起,成为哥本哈根迷人的街区之一。曾经雨水带来的挑战已转化成为机遇,在当地创造了蓝绿共融的休闲体验。

 

 

环形边缘不仅被用作水道,也起到分隔交通的作用。受好奇心驱使前来游玩的人们可以在狭窄的碎石路上行进探索,在环形边缘处张开双臂以保持平衡,或者观赏生物多样性湿地。长椅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与邻居友好攀谈,在远离城市的绿色环境中享受片刻的宁静与休憩。现有的沙坑被保留下来,它将继续作为城市乐队及音乐社团的排练场所。

 

 

 

 


 

03 Godsbanearealet,丹麦,奥尔堡

Godsbanearealet是位于丹麦奥尔堡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城区,这一片区曾经主要被作为货运列车的终点到达区域。工业历史背景一直以来都是该片区发展的焦点,WERK Architects将旧有的铁路结构改造为城市景观,强化了场地的历史厚重感。

 

 

这里是丹麦最早一批气候适应的城区之一,地表水管理(SuDS)在城区建筑环境中发挥着综合全面的作用。2011年该区域因受气候变化影响而遭受大暴雨袭击,由此带来的巨大损害促使该片区推动气候适应的有关行动。如今,这里已是实现碳中和的城区,暴雨雨水被收集在生物滞留池及水渠之中,并缓慢地流入公共雨水系统,可以降低城市内涝的几率。

 

 

▽总平面图

 

 

 


 

04 The Dark Line,中国台湾,新北市

“时空暗线”(The Dark Line)坐落于台湾省新北市,总长3192米,线路周围植被丰茂、水流密布、地貌多样。20世纪时期这是一条用于煤炭运输的铁路线,后来煤矿没落关闭,该地区优越的风景资源愈发受到游客的青睐,加之荒废在山林里的隧道、桥梁,共同构建了独特的后工业地景,如今的“时空暗线”已成为新北市旅游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活化并凸显了当地的工业遗迹。

 

▽鸟瞰

 

▽一条穿过旧铁路隧道的生态人文自行车道 

 

“时空暗线”通过一系列独特的钢筋模塑来搭建场景,材料的选择与后工业场地相适应。深褐色的钢筋与葱郁的绿植相得益彰,结合供人驻足、休息和观察的布景,沿着曾经的铁路线营造出浓郁的人文氛围。

 

▽水流潺潺,树下鸟语花香,虫鸣啾啾,树叶沙沙作响

 

除了用钢材精心勾勒出栅栏、长凳和步道元素之外,设计师还巧妙地利用和回应了那些常被忽略的简单意象,即光线的变换、周围植被、与文化记忆有关的事实等。

 

 

场所

台北到太平洋岸间的多山区域自古就有路径穿越,20世纪初期,铁道线进入北台湾山区,深刻改变了区域的交通结构。日治时期,政府致力推动铁道设施建设以开发当地的煤矿产业,1921年至1924年开通了多条铁路线。与近乎激烈的铁道建设风潮无异,当煤矿产业没落,这些设施亦被倏然遗弃。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动植物、水流、地质改变了原本的场地,这里不再只是一条穿山而过的铁路通道,而是一个自然与人文之间界线逐渐模糊、融合的环境。

 

 

时间的流逝感在场地里尤为明显,庞大的工业设施成为了野生植物和蝙蝠的栖息地,隧道洞口填满了泥沙及块石,流水的痕迹刻画其上,所有的斑驳都轻而易举地让人感受到时间在此发生的故事。

 

 

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联合西班牙设计事务所mICHELE & mIQUEL,共同解读场地纹理,认为项目的独特性存在于人工与自然交织的后工业景致之中,最终选择引入一条路径来彰显那些原本就存在的空间气质,让这条“时空暗线”带领更多人重新诠释空间中的每一道刻痕,去发现时光中被遗忘的记忆。

 

 

确立介入策略,传递文史厚度

项目的挑战不在于隧道的更新再生,而是在于如何保留当地既有的状态以及文化基底。设计师强调场地现有气质,而非再造全新的氛围。因此当设计团队踏入场地,面对的是一个生气勃发的环境。设计师通过多次、多角度的踏勘,全方位了解场地的生态、隧道结构、地质、人文背景、既有和未来规划的路径等问题。利用光达测量、透地雷达、地球物理探测等非接触性技术去了解敏感的隧道拱壁内衬与崖壁岩盘状况,以保留环境原来的风貌。规划过程的每一步都在历史、生态、水土保持、结构、景观等跨领域专业共同合作的Workshop模式下进行,逐渐推展出一个综合而整体的环境规划方案。

 

 

简化材料及语汇,突显各段空间的独特性

相对于面貌多样的地理环境条件,诸如隧道外茂密的森林、隧道里的流水淤沙和块石、隧道内外的明暗与尺度变化、基隆河的壮阔景致、崖壁的地质景观等,在设计方面,为了突显空间多样性,设计采用模组化系统去适应既有地貌形态,同时运用单质材料——钢筋,形成步道、扶手、长椅、自行车架、小型露天剧场、里程标记等,去回应场地的所有功能需求。设计师希望让人们将意识专注在环境上,而不是路径的材料与设施变化上。

 

▽钢筋材料细节设计展示

 

▽隧道内的钢筋骑行&步行路径

 

将路径高架或悬壁,不抹除环境特质,保留地貌肌理的可读性

路径被设计为脱离地面,降低其对现状环境的干扰。钢筋格栅路面的设计让使用者可以观察下方被保留下来的地貌——那些因水浸润或因沙石堆积所形成的许多微地景。同时,架空栈道也为环境中的物种留出了不被干扰的生活空间。

 

▽东侧入口

 

▽西侧入口

 

▽步道建造过程

 

单轨火车停驶后,隧道砖壁的渗水及山区径流充满了整个空间,使隧道富有水文特色。在隧道内间接投光到水面,使壁面映照出粼粼的波光,并凸显了沙石和砖墙的质感。合理控制灯光照度,保持内部环境的黑暗感,也为隧道内的生物保留了庇护空间。

 

▽现场勘探,了解工业景观将其作为一种设计途径

 

▽洞穴般的黑暗隧道,低照度灯光指引着游客的脚步

 

在两个黑暗的隧道之间,在沉陷的山壁之间,围合出一个露天中庭,侧边被茂密的植被环抱,自然日光与茂盛的植栽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

 

▽介于隧道之间的天井中庭,太阳光穿过悬崖上层叠的树叶,与从隧道中散发出的蒸汽接触,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从隧道的暗与窄转换至隧道外的明亮与宽广,这种戏剧性的空间体验让人们对环境的感知更加敏锐,同时也强化了环境的可阅读性。由东向西进入第二段隧道,更是给人以行于水上之感。隧道西口的框景是基隆河岸的壮阔景致,一片水镜将周边环绕的天空与美景拉近到眼前。

 

▽第二条隧道,自然水流形成的水镜步道向前延伸,通向峡谷

 

▽隧道路径的建造过程

 

经过悬瀑,大幅展开的基隆河谷呈现出来,这段独特的视野被作为“时空暗线”的最后一段旅程。栈桥被悬挂在崖壁上,在热带森林之间就像是一片透明的纱布随现状地形起伏。这里可以眺望基隆河谷无尽地向前延展,没入生机盎然的林相之中。

 

 

时间、空间与地景建筑

环境从来就不是静止,也非单独存在的概念,每一块土地都有时空维度交织下,点滴刻划的场地内涵。地景建筑的介入,最重要的是以其建筑性来处理空间架构,使散布其中的有机系统继续顺畅流动,甚至是衍生出更具活力的脉动。

台湾所习惯的空间改造,设计师或业主常常期待直接植入一个新的空间元素来创造地方吸引力,这往往忽略了时间、空间在环境中的延续性,也导致了人们对场所环境的感知普遍薄弱,诸多珍贵的环境价值就遗失在对待环境的错误态度里。

而地景建筑师是有责任的,介入一方环境,应当对当地的场地叙事更加敏锐,尽力于对环境脉络的修复,并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汇加以诠释。设计形态不应该是被关注的焦点,而应是引导观赏者走入环境、体验深藏其中独特性的一种媒介。让大众对环境产生关注,让环境脉动起来,实现永续而有机的生长。“时空暗线”的规划设计过程,亦是设计师对自身责任的一场深思与实践。

 

 

▽悬壁及高架栈道建造体系

 

▽历史文化路径网的连接设计

 

 

 


 

项目详细信息

项目名称:Fantoft Campuspark

景观设计:WERK Architects
项目地点:挪威 卑尔根
设计年份:2018
完成年份:2022
资料来源:https://werkarkitekter.dk/projects/fantoft/

 

项目名称:Carl Nielsens Allé

景观设计:WERK Architects
项目地点:丹麦 哥本哈根
完成年份:2023
项目面积:6,000㎡
合作方:Niras A/S
业主:哥本哈根市政府
摄影:Wichmann+Bendtsen Photography
资料来源:https://werkarkitekter.dk/projects/carl-nielsens-alle/

 

项目名称:Godsbanearealet

景观设计:WERK Architects
地点:丹麦 奥尔堡
客户:DSB Ejendomsudvikling
年份:2011-2023年(项目一期2009-2014年)
面积:30英亩
设计团队:Thomas Kock, Jonas Sangberg, Henrik Thomas Faurskov, Morten Kjer Jeppesen, Frederik Friborg, Lars W. Maarbjerg, Jesper Kort, Signe Hertzum, Louise Bengtsen og Jens Anderson
可持续地表水管理SuDS:Niras.
总体规划:Cenergia.
照片来源:Wichmann+Bendtsen
资料来源:https://werkarkitekter.dk/projects/godsbanearealet-2/

 

项目名称:THE DARK LINE 时空暗线

业主:新北市政府
地点:新北市
用途:自行车道
设计时间: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
场地长度:3,192 m

景观规划

事务所: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mICHELE & mIQUEL
主创设计:吴忠勋、Michèle ORLIAC、Miquel BATLLE
参与设计:Jérôme LANCHE、张立宁、刘明宪、张哲宇

结构:GEOLITHE Engineering Consultants、岱能思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昱盛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机电:原电电机技师事务所
照明:ARTEC 3 STUDIO
水土保持及边坡安全评估:昱盛工程顾问有限公司、GEOLITHE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隧道安全评估:中兴工程顾问社

材料选择

平面段:沥青混凝土
高架栈道段:钢构
悬壁栈桥段:钢构、微型桩

 

资料来源:https://landezine-award.com/the-dark-line/
 https://www.ta-mag.net/ta/News.php?id=1729

 

 


从灰色基础设施到生态绿意的公共空间,将场所历史沉重感释放转化为积极动能。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