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路上,有哪些公司在不同时空与我们同行,他们是缘何而作?奉行什么理念?mooool推出<企业报道>,呈现团队及项目背后的故事与思考,留与读者各自采撷。第六期为大家带来的是:里表都会

总策划:陈科君
编辑:Ashley​ Jen


 

里表都会 UNLIMITED METROPOLIS 于2018年正式成立,由三个志同道合的设计师联合创办。它立足首都北京,以创造设计价值为初衷,并且努力成为中国最具艺术创意的设计机构。经历了几年发展,形成了一个50人的团队,他们的设计不仅致力探索项目的趣味与多样性,同时也在其他的设计领域极力探索行业边界,积攒多元化的设计实践经验,并且始终尝试不同领域的设计类型,希望通过景观这个专业整合零售,生活方式,美学体验等多种不同的方向,形成基于设计的载体,输出多元的价值。

 

▽工作室团队

 

 

创始人的景观思维

里表都会的三个合伙人,王铮健、姚迪、李振,擅长不同的领域,在工作中明确不同的定位和分工,协作团结攻克难题,成为最默契最亲密无间的搭档。他们在从业近十五年的专业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独具一格的设计方式。

 

<景观设计这件事,还需内外兼修>

景观设计就是一场修行,你的所有经历见识,促成了现在的你,以及你的喜好厌恶,它都会反应在你所设计的景观里,能突破的就是更多的去体验地域风貌,形成意识上的设计格局。

很多设计大师他们的设计创作,深受童年的生活环境的影响,甚至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比如景观大师皮特·奥多夫(Piet Oudolf),他开启了植物种植设计的新浪潮,说到“人工自然”,我们会想到精致的英式花园,mowenhuatai,整形绿化,这种精心规划过的“人工自然”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景观更为擅长,自然和人工边界清晰可见,在他这里他打破了传统,创造出更有自然气息的原野景观,鼓励人们欣赏花园的四季之美,在他的项目犹如走进荒野世界,你能体会到感受自然本真的力量,设计充盈着满满的生命力。可以说,他的设计源于他几十年的生活实验,以及归功于他对自然乡村美景的热爱。

“中国的景观土壤很大,可设计师的路却越走越窄,主要就是来源于价值观的导向,过分把风格的不同当成创新,或者是把创新定义成风格化,这是一个非常局限性的命题,往往会把整个行业带得非常的偏离。风格和设计语言的创新,这些东西它只是一个局部,并不能代表行业的发展方向,但是人往往从局部窥探全貌,所以导致景观专业的路趋于狭窄。”

 

<从自我走向大众,客观、无我>

建筑行业遵循的是系统框架的评价体系,可以从多维度来进行实践检验。而景观行业,无论是学术还是专业,看似宏观的专业领域往往缺少多向的评价标准,过于局部化与单一化,使得行业本身的潜在可能,在朦胧期就趋于消失。

“过于封闭的去表达自我,把景观设计作为自我情绪的一种载体,对于小尺度,如私家花园而言,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放到大尺度下,我其实是不太认同的,景观设计师要多走向社会,这个行业的基本格局才会带来一种繁荣。本来一开始就是个人的喜好表达,恰恰又缺少一些被约束的行业边界,一旦个人的表达被带到大众里去,就会导致设计走到一个非常狭隘的层面。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我们才要不断地向外走。”

设计的时候遇到更多的设计师是非常愿意做造型和硬景,从个体而言这可能是兴趣所在,可以支持你走向整体,但久而久之缺少了环境和策略敏感度。硬景是同心圆的内环,软景是外环,非此即彼而没有站在一个完整的角度来看待场所感受,就会逐渐地单一与封闭,我曾经打趣的说,“我们不用任何真假石材,不用亭墙楼阁就不能做景观了么,竖向做好,植物用好,哪怕树皮铺地那也会是非常优美的环境与状态。”

景观园林可以完成从解决业主个人问题到解决社会性问题的跨越。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国家要求在住区植入生态湿地、雨水花园等,那么我们需要用长期的发展眼光来考虑,未来它会不会实现小气候生物的多样性,能不能为人群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感悟与体悟,从而完成客户的接纳与认知。在设计综合性童玩童乐的时候有没有从儿童,家长及运营的层面思考问题,进而继续演化成某一种专属的文创产品,景观设计最后的尺度并不单纯是空间或者场景,而有可能走向更多维的想象。

“伴随地产的蓬勃与精细化,未来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会参与到跟地产的合作或者运营中来,比如说有一些公园、街道,河道。传统意义上的这些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只是为了完成指标而设定,并没有更好地融入到人群的生活当中,无论站在资本运营还是环境友好的角度,未来这些城市绿化基础设施都有重做一遍的可能和意义,也让我们景观设计发挥了更大的价值。”在我看来景观行业市场的调整,带来的是好事,它会促使这个行业更多的思考,行业里需要出现更多不同理念的实践,互相影响,才可以避免方向的偏离。

 

UMS 三位创始人:王铮健(左)、姚迪(中)、李振(右)

Founder / partner / design director of UMS

 

 

工作室理念

全行业都在不停地更新转型,而对于里表来说,真正的转型是拒绝标签,不将自己局限在一个框架里,而是一种“间”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可能很难被客户辨识,但带来的好处是避免内部设计走向僵化和固化,流行的东西很容易消逝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挑战不同类型尝试成了我们的愿望。

企业的发展不是靠单一的规模大小来定义,设计更应该回归到团体协作的层面,积攒多方位的经验,融会贯通,彼此借鉴,取之所长,这是一个主动性的化学反应,也是团队和公司发展的一个立足点,同时我们也欢迎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可以建立合作的尝试,带来景观更好的发展。

 

里表都会承办主题为“后疫情时代下的景观畅想”论坛

 

景观设计不是劳动力的密集型产业,而是靠脑力有效地解决专业上的问题。在现如今庞大的景观体系下,里表都会通过不同类型的项目来反观和思考,跨越惯性思维和局限性,避免形成套路化的设计模式。用自身的方法论和设计语言,为社会创造设计价值,设计赋能优先,这是里表都会的初心,也是一直在寻找的方向。

 

▽办公环境

 

 

部分奖项

里表都会     2020年度园匠杯-年度创意新锐景观设计公司

万科|天津|翡翠紫台无相园

2020年度园冶杯-地产园林大奖

2020年度园匠杯-年度地产示范区景观金奖

2020AHLA亚洲人居景观奖-美学体验类-金奖

华润|橡树澜湾|清雅之园

美国建筑大师奖AMP-2019年景观年度设计奖、住宅设计奖、花园设计奖

2020年度园匠杯-年度地产示范区景观金奖

2020AHLA亚洲人居景观奖-庭院设计类-银奖

万科|烟台|芝罘万科城

2021年度园冶杯-第十二届园冶杯地产园林示范区类金奖

万科|天津|翡翠大道

2021年度园冶杯-第十二届园冶杯地产园林示范区类金奖

华夏幸福|哈尔滨|深哈中心

2021年度园冶杯-第十二届园冶杯地产园林示范区类银奖

2021年度-亚洲地产奖PROPERTY GURU ASIA-年度景观设计奖

华润|青岛|灵山湾悦府

2021年度园冶杯-第十二届园冶杯地产园林示范区类铜奖

 

 

实践代表作品

Ο北京龙湖·蓝海引擎产业园 BLUE ENGINE

<对于这样一个交通混乱,毫无休闲空间的老旧产业园区改造项目,设计最先考虑的是人在空间里最舒适的状态。植物作为第一要素不论是从造型还是姿态,都保持着最自由开放的样子。>

 

 

从功能性、服务性、人文性出发,打破空间的局限性,更新花园式办公景观和多功能交通两大体系。巧妙的利用原址乔木和废弃物料的再使用,减少树木移植对园区生态的破坏,将场地与植物自然过渡相嵌融合,增加场地的互动性激发园区活力,用低成本打造舒适立体的花园式办公环境。

 

 

“我们也应该反思,流量当代的景观产业,造成评价系统单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媒体传播是传递主流审美的一种介质,但它的既定视角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向观者展示最硬朗和独特的硬景,却无法捕捉植物最婀娜摇曳的状态。所以单从媒体传播来看,偏建筑化和精装化的场景更具震撼力。真正能回归生活的植物营造,需要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聆听植物的声音,感受植物的姿态,轻嗅植物的味道,这是文字表达做不到的。”

<“本来我觉得景观不应该进行一个明确的划分,结果现在总是被定义说你是做住宅的,你是做庭院的,你是做商业的,这样的定义本身就是一种畸形。因为景观设计离不开植物,植物它不属于商业,也不属于住宅,植物的状态就是我们在处理人跟自然之间的关系。”>

 

▽身临其境体验景观的美

 

Ο华润大学·中式学堂 Oriental library of CRLAND

<“我从小在城市长大,缺乏乡村生活经验,所以相较而言对城市的环境变化更有感触,在城市,物质生活变得更加高级现代,但是从精神层面来说,城市和人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割裂,人在城市里缺少温度,这是很多快速发展城市的通病。”>

景观是塑造更美好的生活,但是很多景观设计却充满了疏离感,为了距离而创造距离。在这个项目中,尊重场地的客观状态,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连接生活,而不是脱离生活。所有的设计线索都是从场地本身的环境展开,通过一种很轻的手法最大化地.还原场地本身应该具有的最好的状态。我们运用到的所有的材料,都是日常能触碰到的,所以让人有一种很强大的亲近感。

 

 

项目设计围绕着建筑群新的定位和运营以及现状40多株原生馒头柳而展开,大片乔木保留着四十多年的生长痕迹,在这个场地内,我们更希望景观空间是可以被身体感知,而不是肉眼看到,从而放弃景观对人的主观引导。以一种低介入的状态,使新加入的景观部分,成为串联整个空间的引线。

 

 

乔木形成的林下空间也成为了室外景观的主体,恰好形成了我们想要营造的氛围。主体建筑四周形成几组低矮的景墙,形成建筑周边可观的庭院景观。一方面阻隔了从室内看向窗外的视轴,丰富了空间层次,同时通过墙体的开洞,且在组织交通流线与空间时,尽可能通过更多元的手段来完成人的不同体验感之间的过渡,而非生硬地利用墙体。

 

 

Ο华润北京三元桥里巷 InStreet

<“这个是18年创业初期接到的一个商业改造项目,区别于我们常做的住宅类型,所以对它整体的投入以及最终的落地效果都比较满意。针对原有的商业街进行提升,重新定义了场地特性,从建筑立面到整体的多维一体化处理,打造一个细腻又具体验性的步行公共空间。”>

 

 

用景观来打造一个四季不同的效果,同时植入一些新的满足现代社会所需求的功能模块,然后将原有的街区动线平行组织,同时将商户业态做新的定位,以便于更切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街区本身的高差也是可以利用的对象,一个混凝土的挡墙重新组织动线,同时将通过空间赋予看台的功能。植物具有先天性的调节作用,跟挡墙形成反差,有效地互补融化了边界。作为商业街,给人带来闲适,放松的感觉。

 

 

 

特色代表作品

Ο“植物最真诚的状态””The most sincere state of the plant”

< 在地产的景观设计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家都在做硬景,但是硬景你是干不过精装设计师和建筑师的,恰恰植物是景观设计的灵魂,也是不可取代的元素。然而大家总在无意识地忽略植物的状态,把它当成一种点缀和负担,这显然与景观的专业属性相悖。>

在一个项目中,对植物过分修剪或雕琢,反而失去了最本真的美感。保留植物本身最自然的属性,那它面对你的时候就是一种很真实的姿态。就像我们喜欢和真诚的人打交道,植物也如此。

 

▽沈阳华润·润樾府

▽中海·大连·东港

▽烟台芝罘万科城

 

 

推荐理由

在很多大公司面前,里表都会并不占优势,一个并不大的团队,一群好玩好学热爱设计的年轻人,撑起了他们自己的理想。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他们也一直处于纠错,调整的状态以迎合市场。每一个项目的落地,都伴随着他们的反思和成长,回顾全阶段的心路历程,在不停地打磨中强大,但仍然保持一颗纯粹的心。

而能够保持初心是很难的,正如王铮健先生所说的,“在没有经历时间的检验下,无法先入为主判断是对是错,但是我们会植入更多可能性,带给业主的,就是未知的惊喜,这是我们保持初心的源动力。”

 

 


Read more


0 Comments